“驾”
天色沉郁,老天似乎正憋着一场雨,悬而未下。一些远道往来汴京的行商身负行囊,牵着驴马或是骆驼风尘仆仆。周大小心地驾着谢家的车马离开了沈记汤饼铺,从熙熙攘攘的街巷闾阎之间,与他们擦肩而过。
车辕轻颤,轮轴咿呀作响,入夏后刚换的纱织车帘随风而动,谢祁坐在车内的身影隐约可见,他微微蹙起眉,正在沉思着什么。
直到马车停到谢宅东边角门,谢祁便跳下车来,嘱咐了周大一句:“先侯着,一会儿只怕还要出门。”便急匆匆进了正院,直奔郗氏素常理事的小花厅。
他穿过外院长廊,刚迈进垂花门,专在门上侯着通传的门子见了他,立刻躬身道:“九哥儿,大娘子正忙,嘱咐奴与九哥儿说,若是九哥儿来了,便让九哥儿先回自个院子,等得了空,再遣人来请。”
谢祁刹住了脚,满腹纷纭的心绪好似被堵在胸口,方才,沈娘子说了好些他听得云里雾里的话,什么“若是真要供给边关,你们应当会征得朝廷许可吧?若是上头不许,我便不做这买卖,我只是小民,无法与朝廷抗衡,这是其一。
其二,我觉着即便朝廷恩旨同意,咱们最好也谨慎些,这样长久合作风险更小。有个法子,你们可以参考参考,我的想法是最好能在谢家之下,实际作坊之上,多设置一个防火墙商号,让这个汤饼作坊的实际所有人,不是谢家,也不是沈家,
而我们两家人通过持有这个防火墙商号,间接控制这作坊。
九哥儿?九哥儿你能明白吗?其实一层防火墙也是不够的,最好设计更高层级......这样能将家族资产与商号风险彻底剥离。
他十分努力地记下了,但听得这脑筋好似毛团般打结,只觉着比一个时辰写十篇策论都难呐。
但母亲是料理、经营家产的好手,或许她能听明白娘子言下之意!
他又在脑海中将这些听不懂的话默背了一遍,缓了缓,才追问道:“母亲还要忙多久?可知道是哪位管事还是庄头在里头回话?”
门子也疑惑呢,摇摇头:“是三哥儿来了,一大早便背了个大包袱,来正院侯着大娘子起身了。”顿了顿又笑道,“也不知是不是三哥儿又生出什么古怪念头了,九哥儿若是着急,不如在园子里逛逛,只怕大娘子听得生气,一会儿又要将他打出来
了。
谢三郎不着调,现都已二十几岁了,还时常挨打,那是每个谢家仆役都知晓的事。仆役们明面上不敢漏出来一点儿,但心里未曾没有看轻这位三哥儿的时候。
谢祁疑惑地看了看天色,这个时辰早着呢,三哥儿在家的时候可从没有早于午时起身的,今儿是怎么了?想了会儿,想不出来,便叹了口气,弹弹袍子:“那我去给太婆问安,一会儿若是三哥儿出来了,立即来叫我。”
“暖,奴记下了。”
谢家太夫人在外是有名的乐善好施、崇佛重道之人,因此她也住在离大相国寺最近的谢家北侧小院,以书法闻于朝堂的谢父还亲笔为母亲居所龙飞凤舞地题了“萱草堂”三个字。
萱草堂移植了许多葱茏茂密的青松与古柏,整日里佛香缭绕其中,外人来拜会,总说不愧是虔诚之人居住的清静之地。但当谢顶着一身清凉的松风,迈入这清静雅致的小院,便听见太婆声如洪钟地大笑道:“胡了!胡了!哈哈!”
高雅而挺拔的松柏树下,没有问禅的有缘人,只有几个僧尼与一位鹤发的锦衣老妪,一边吃着时鲜果子、蛐蛐饼,一边打牌九。
这不过几日功夫,太婆怎么把牌桌挪到外头来了?
谢祁走过去时,谢太夫人正熟练地数钱呢,手里拎着根红线,一颗一颗铜板往里串,乐得呵呵直笑:“你们又输了,可别说我个老货总算计你们那点儿香油钱,等会一人带一盒这糕点回去吃,这是牛乳炼的油做的......哎呦,我们九哥儿来了。"
“太婆大安。”谢祁上前行大礼问安,又对几位僧尼也双手合十行了礼,这才回头与谢太夫人细细问道,“太婆,昨日睡得好吗?今儿朝食可用了?"
谢太夫人立刻眼神虚了起来,她身边服待了她几十年的自梳不曾嫁人的俞妈妈用帕子掩着嘴笑道:“太夫人朝食用了四个蛋黄酥呢,后来还嫌不足,又让人给她泡了碗汤饼,还加了两颗蛋。”
谢祁顿时头大如斗,无奈道:“太婆可是又忘了,上回吃多了,哎呦哎呦在茅房里蹲了多久?谁腿麻得至转筋,直嚷着再不吃这许多了。如今呢?却又好了伤疤忘了疼了。”
僧尼们都暗自失笑起来。
这谢家的太夫人在人前端着架子,但在人后却只是个嘴馋的老小孩儿,最是好吃新鲜玩意儿,这是她们这些常来常往的尼姑们都知晓的事儿。
谢太夫人却不以为意,咄咄地为自己申辩:“我都几岁了?这儿不能吃那儿不能吃的,这活着还有什么趣儿?那还不如趁早死了,早投胎早享乐呢!”
“没说不让您吃,是当心吃撑了难受......”
祖孙俩你来我往倒为了这点儿事辩论了起来,但才说了没两句,便有门上的小丫鬟掀起珠帘,脆生生道:“大娘子并三哥儿来了。”
谢祁与太夫人皆住了嘴。
尼姑们总打着讲经理
-->>
43、重新做人